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部队起重机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部队起重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卫明吊车尾是什么意思?
  2. 我国没有仿制“支奴干”直升机吗,为什么?

卫明吊车尾是什么意思?

"卫明吊车尾"是一个成语,也叫作"卫明蹬车"。它的意思是比喻人在事情末了或最后关头加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挽回危局或化解危险。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平原君秦惠文王的故事,他在楚国的军队苦战中,以救车夫的身份蹬车于敌军阵营中,击败了敌军,大获胜利,从而卫护了楚军。

我国没有仿制“支奴干”直升机吗,为什么?

中国造过支奴干,只是没造出来。中国曾经两次研制过支奴干这样的串列双旋翼直升机,都因为技术或预算原因未能成功。现在已经没有必要了,因为单旋翼的重型直升机的性能更好,使用效率更高。

部队起重机,部队起重机制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美国有两种重型直升机,包括单旋翼的CH-53E超级种马和串列双旋翼的CH-47支奴干直升机,前者大量装备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后者则是美军陆军航空兵的重型直升机。

从1963年,CH-47支奴干直升机正式装备美军,至今已有56年,但仍然是美军陆航部队的主力运输直升机,保有数量高达450架,主要原因就是飞行性能的优异。串列旋翼支奴干的最大优势,是在复杂地形下作战,可以使用后轮实现单点悬停着陆,然后通过尾门输送,单点悬停的性能比单旋翼直升机强的多。

这是美国波音公司以CH-47串列双旋翼技术为基础,推出的Model2***空中吊车直升机概念机。

部队起重机,部队起重机制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支奴干的高原飞行性能极为优越性,载重量较大,升限高。在80年代,CH-47支奴干直升机一度被中国陆航认为是除了黑鹰以外,第二种理想的高原运输直升机。

此外,支奴干拥有优异的吊挂能力。例如一次吊6门大炮,美军在80年代曾利用CH-47支奴干重型直升机试验过一次性吊挂一个炮兵连的全部6门105毫米M102榴弹炮。这种高风险的试飞,只有支奴干做过。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厉兵哥曾经***访过武直十总师吴希明。不是不造,以前是想造也造不了,现在是没必要。很多人老是说中国战斗机落后于美国,但是没有看到直升机的差距更大,中国抄黑鹰抄了多少年了,一直到2018年直20都还没有搞利索,还不能够公开参加航展。支努干吨位比黑鹰大得多,技术难度和技术水平比黑鹰只高不低,想要搞定不是三年五年的事儿。

部队起重机,部队起重机制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喜不喜欢支努干直升机呢?需不需要支奴干直升机呢?当然喜欢,当然需要。所以中国当年一度打算购买,而且美国西科斯基公司也是非常想跟中国推销的。当年中美蜜月期期间,美国也不会限制中国购买。但是那个时候中国穷,买不起。所以引进支努干直升机的事儿黄了。既然当年没有引进,想抄那就绝对不可能了。

纵列双旋翼直升机,美国玩的是非常六。美国海军搞了CH46海上骑士直升机,这个算是陆军CH-47支努干直升机的小兄弟。两个长得差不多。纵列双旋翼直升机有独特的本领。第一个大本领就是可以用悬停的方式打开尾舱门让士兵快速上机或下机。不管是一个小房顶,还是一个小山头,只要能上人的地方,CH-47就能玩这一招,别的直升机是没戏的。

纵列双旋翼直升机,第二个特点就是机身内部可用空间特别大。单旋翼直升机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飞机尾巴的长度特别长,经常会占到飞机总长一半左右,用来设置尾桨。这部分长度是完全浪费的,没有办法布置任何舱室。纵列双旋翼直升机机身长度的每一部分都不会浪费,都能变成舱室。

纵列双旋翼直升机,技术难度比较大,苏联搞了几款,但都是半途而废。法国也没搞成过纵列双旋翼直升机。中国的直升机技术主要就是来自于苏俄和法国,既然两个老师都没学会,中国自己当然也是不太可能搞得出来。

到了鱼鹰倾转旋翼机的时代,纵列双旋翼直升机,在一夜之间就过时了。鱼鹰可以象黑鹰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也可以像大力神运输机一样水平飞行。它的飞行速度是支努干直升机的一倍多。中国如果学习的话,也是会把精力全都放在鱼鹰上边。吴希明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中国已经在搞红色版鱼鹰和红色版S-***侵袭者了。支努干这样的纵列双旋翼直升机,中国不会再搞。

下图为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展览的CH-47“支奴干”直升机,是上世纪70年代越南方面的缴获后赠送给中国的,是中国唯一完整的CH-47。关于仿制CH-47的问题,这么说吧:中国急迫需要的时候技术不行,现在技术开始行了也不需要这种纵列双旋翼直升机,总之CH-47注定不会出现“中国版”。

其实CH-47在80年代来过中国,下图是“中国民航”涂装的“波音234,”(CH-47民用版,中国当时引进的直升机都是民用型号,包括“黑鹰”也是民用版的S-70)。当时“波音234”进行了各种试飞和表演,特别是进行了高原飞行,最终因为某些原因在80年代末取消了6架的民用版订单。

中国当年不是没有想过对CH-47进行仿制(利用那架越南赠送的),当时也进行了拆解和测绘,从上面展出的那张图其实能看到机体和结构都是拆解过的,以此研制属于中国的纵列双旋翼直升机。但是就像我开头说的那样,那个年代真的是有需求但是没有技术,我们举个简单地例子:1***4年代改进的CH-47C型使用的T-55-L-11C发动机单台输出功率已经达到惊人的3750马力(2800千瓦),而2001年投入使用的CH-47F使用的T-55-GA-714A发动机则更是达到了4733马力(3529千瓦)。而70-80年代中国是什么技术水平呢?1***5年中国应用在直-6直升机的涡轴-5输出功率为1615千瓦,只有同时代T-55-L-11C的57%。下图为T-55-GA-714A

我们再举个例子:直-8中型直升机和法国“超黄蜂”直升机。直-8可以说是“超黄蜂”的国产版,但是在有技术支持和进口加拿***动机的前提下,直-8的仿制工作前后还是因为各种原因进行了18年,从1***6年下达直-8设计任务到1989年首架量产型交付到1994年最终定型。

所以中国其实在直升机方面与世界顶级水平的差距比战斗机和运输机要大的多,直-10武装直升机因为发动机问题被“简配”,高原飞行性能的不足在巴基斯坦武直招标中被直接淘汰,也就是最近这些年中国的直升机水平开始有了不小的起色。但是另一个问题又来了,这种CH-47是否还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要知道CH-47本身是上世纪50-60年代的设计,如果我们要研制是继续照搬还是按照我们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我们的呢?

下图为中国和俄罗斯共同开发的重型直升机,其设计指标都要比CH-47要强的多,这类似于美国的CH-53K重型直升机的水平。

客观的说,是差在了变速箱传动轴上了。如果主观的来说,中国并不需要支奴干这种类型的直升机。

先正视下不足,说客观部分,然后再自我安慰下说说主观问题。

之前W君其实给大家讲过支奴干的问题,当时给出了一张这样的图片:

图片中W君标记出了一个红色的传动轴和一个***的变速箱。

这两个个部分可以说是支奴干直升机的核心内容。

CH-47的传动齿轮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设备,这是一个四轴传动齿轮组件。负责将CH-47的两台T55-L-7C涡轴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转向传递给前后两个旋机翼。

CH-47支奴干中型运输直升机,又名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它的机身就像一节火车的车厢,也素有“飞行车厢”的美名。该机于1956年开始研制,1962年交付美国陆军使用,单台功率为3802轴马力,旋翼直径18.28米,机身长15.54米,全长30.17米,机高5.66米。

CH-47支奴干直升机性能十分优良,能在各种高温高原组合恶劣环境下执行任务,尽管该机是在20世纪50年代研制,但其卓越的性能仍不愧为世界上最好的运输直升机。该机空重9243千克,最大起飞重量20865千克,最大平飞速度306千米每小时,实用升限4570米,航程390千米。它还将继续服役到21世纪,目前使用者还多达十几个国家,各种型号的支奴干直升机总数量还在1000架以上

我国得直升机制造向来就属于短板工业,如今国人卧薪尝胆奋起直追,终于在武装直升机方面有所突破,像武直-10、武直-19系列直升机就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组合坦克杀手。

运输直升机目前有米-26,米-46系列正在逐渐成型,不久就可以到军队服役,其性能要远比CH-47支奴干直升机优越。

所以,让我国再去制造已经落后于时代的支奴干直升机,我个人觉得完全没有必要。不知道大家同意我的观点吗?喜欢我的朋友们请点个关注,我将会一如既往的把我所了解的更多军事知识分享给大家。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部队起重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部队起重机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