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安阳二手挖掘机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安阳二手挖掘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为什么经历了一千多年岁月的黄河铁牛至今依然完好无损?

什么经历了一千多年岁月的黄河铁牛至今依然完好无损?

黄河铁牛是黄河岸边著名的镇水神兽,它出土于现在山西省的永济市,这里曾是古代黄河蒲津渡的渡口,是古代晋陕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

而从唐代建造了这八座大铁牛开始计算,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经过数次黄河的改道,铁牛被淹没在了河水之中。

安阳二手挖掘机,安阳二手挖掘机交易市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兴建三门峡水库蓄洪,古代渡口出现了大范围淤泥堆积的情况,铁牛也被埋在了黄河的泥沙之中,不见了踪影。

后来经过文物专家向***院申请,国家才启动了寻找镇水神兽的***,经过长达一年的搜寻,在1989年,四只铁牛才得以重见天日。

我们创造的文明被称作黄河文明,黄河作为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但对自己的子女并不是十分友好。历史上黄河决堤的记载数不胜数,中国人也是在治理黄河洪水泛滥的问题上奋斗了上千年。

安阳二手挖掘机,安阳二手挖掘机交易市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了鼎盛的***时期,唐玄宗为了彰显国力,震慑洪水,于是在唐代的中都蒲州,命工匠建造了8只大铁牛分列于黄河两岸。

那为何是铁牛,而不是其他动物呢?

古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地,人相辅相成,才能交相辉映,共同驱邪。牛代表土,土即代表大地的意思,因此在铁牛的周围,建有7根铁柱,这7根铁柱呈北斗七星状排列,代表上天,祈求得到上天的眷顾。

安阳二手挖掘机,安阳二手挖掘机交易市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同样,在每个铁牛周围,都有一个铁人“看护”神兽,他们服装各异,有唐装、有突厥装、有西亚装,反映出***的包容与胸怀。

铁牛从唐代开始到我们现代打捞出来,期间并非是一直屹立在黄河两岸的。据明代冯梦龙记载,当年北宋宋英宗时期,由于数日暴雨不停,黄河水猛涨,用铁牛拴着的黄河浮桥被洪水冲走,连接着铁牛一道,被浮桥带入了黄河之中。

只可远观,不可近视。经过了上千年的岁月,黄河铁牛表面早已锈迹斑斑。

铁牛首先从名称上看基本是由铁打造,每尊铁牛重量不一,根据出土的铁牛称重,这还是经过经过上千年的河沙侵蚀后,最重的居然有72吨,最轻的也有45吨。原来是作为桥墩为黄河两岸的一座蒲津浮桥提供桥墩稳固的作用,帮助河对岸人们来往方便。可是在元朝末年,因为战争蒲津浮桥被摧毁了,黄河两岸的四尊铁牛也就失去作用没有人来维护,逐渐埋在河沙之中。

到1988年,永济县决定把铁牛捞出来。专家们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捞出四尊锈迹斑斑的黄河铁牛,刚出土的黄河铁牛几乎和黄河的颜色一样。经过专家们的努力修缮,除去表面的铁锈,涂上新的保护层,为了防止泥沙的侵袭,又为铁牛打造专用的底架,最后把黄河铁牛所在位置升高。做完这一系列防护工作才是现在人们所看到黄河铁牛,说到底也是靠现代科学技术才能把铁牛保护的如此完好。

首先咱们了解一下黄河铁牛是个什么东西?

黄河铁牛又称“***铁牛”,它是唐***十三年(725年),唐玄宗李隆基(杨贵妃的老公)下旨铸造的四个超级大铁牛(还有四个牵牛铁人)。距今已有1294年的历史了。

铁牛高约1.9米,长约3米,宽约1.3米,每尊重约40吨。(见下图)

原来这四座巨型铁牛是用来固定浮桥的。四个铁牛分置于黄河两岸,呈四角分布,然后每两尊铁牛之间用铁锁链连接,两道铁锁链之间铺上木板,一座铁浮桥就此形成(见下图)

亲们明白了吧?铁牛如果不够重还真固定不住浮桥呢!形象的说就是浮桥的地锚。

除了当地锚外,铁牛还有栓船防止船只被大风吹走的作用,铁牛尾巴下的七星柱就是用来栓船的。

当然了,千年过去了,铁牛的工作性质有了变化,现在浮桥早己消失,铁牛静静的呆在原来工作的地方,成了人们观赏的文物。

古人认为黄河无桥,不可以搭桥,而黄河唯一的桥就是铁索横江,但这个铁索在哪里一直无人知晓,直到1989年在山西蒲州距离黄河3千米的地方发掘了4尊巨大的铁牛,终于揭开了这个谜。

古人云: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所以牛可以镇洪水,黄河铁牛也取自于此。

唐朝时除了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外,还有中都蒲州,因为三座城被黄河拦开,盛世之下唐玄宗下令要造一座桥将三座都城连接起来,于是黄河铁牛铸造于唐玄宗725年时期,是世界最大的铁器,重约45-70吨不等,高约1.9米,长3米,总共用了160万斤的铁,举全国之力铸造出来。

图为1989年出土黄河大铁牛时的情景。

黄河两岸分别4尊铁牛,有铁板底座和打地桩的铁柱,再用铁链连起来,在上面铺木板,铁索横江就形成了。重要的是1000多年的巧匠人们已经利用了力学的概念,比如地桩斜插,前牛轻,后牛重,牛的前脚蹲,后脚坐。而铁牛的做法是用巨石刻出铁牛的模子,再把溶的铁灌进去,温度相同,一次成型,异常坚固。

图为七星铁柱,与北斗七星相对应,代表了上苍。

每个铁牛旁有铁人策牛,后面有七根铁柱呈北斗七星摆法,这个铁桥做好后,一用500年没有问题,元朝时蒙古人因战争将铁索桥上的木板烧掉,明朝把桥重修铺上木板,又继续使用,直到民国1907年黄河改道,铁牛被淤泥淹没,直到1989年重见天日。

绝对没有生锈是不可能的,只是相比数十吨重的庞大体形,铁牛身上的锈迹很不明显,没有造成多大影响,所以至今完好无损。能做到这一点,也是十分不易了,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先进技术。

蒲津渡是黄河中上游的重要渡口,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的黄河东岸。蒲津渡扼守黄河,自古以来就是秦晋之交通要冲,是河东经陆路进入关中的锁钥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很多朝代都在蒲津渡修过浮桥。

但唐朝以前的蒲津渡浮桥大多是为了满足军事需要临时性架设,使用竹索连接,寿命很短,也不安全,无法满***通出行需要,无论***还是百姓渡河,还要靠船只摆渡。

***年间,蒲州被定位唐王朝的中都,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唐朝的统治重心在关中,为了加强关中与唐朝龙兴之地山西的联系,进而强化对整个北方的控制,时任兵部尚书张说建议在蒲津渡修建一处更加牢固的铁索浮桥,得到唐玄宗的首肯。

修建铁索浮桥的最大难题是铁索的固定,最终方案是铸造8头巨大的铁牛,每头铁牛重达数十吨,分别放置在黄河两岸用作索桩,将铁索固定在铁牛身上,然后以铁索连接舟船,舟船之上敷设铁板。***十三年(725年),蒲津渡浮桥建成。这是有史以来黄河上第一座固定铁索浮桥,使得黄河天堑变成通衢大道,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由于索链和索桩都是铁质,故而浮桥十分坚固,一直从唐朝使用到元朝,虽中途几经重建,但都使用"铁牛连铁索,铁索连舟船"的方式架设,即便后来黄河改道,蒲津渡彻底废弃,这八头铁牛仍然忠实地蹲守原地,无人破坏,无人偷盗——因为它太巨大了。

黄河改道后,铁牛所在地被黄河淹没,铁牛也逐渐沉到河底泥沙之中,一开始还未完全淹没,但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随着河床淤积,铁牛已经被完全埋在淤泥中了。

由于当地百姓都知道铁牛的存在,所以发掘铁牛的过程并不十分困难。1989年 8月,考古部门发掘出八尊铁牛中的四尊,每尊高1.9米,长3米,宽1.3米,牛尾处有横铁轴一根,用于拴连铁索,连同用于固定铁牛的底盘和铁柱在内,每尊铁牛的全重达到了惊人的70吨!

根据专家测算,当时铸造八尊铁牛以及铁索耗费的铁,占到唐朝全国年铁产量的五分之四,而且这些铁牛并不是一块纯粹的铁疙瘩,它们造型雄健,气势威武,纹案优美,形象逼真,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先进的冶炼技术,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当黄河铁牛被打捞出土时,人们惊奇地发现:这四尊铁牛经过1300多年,经历了漫长的风吹、雨淋、日晒、冲刷,表面竟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锈迹斑斑,这是何原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安阳二手挖掘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安阳二手挖掘机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