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战争挖掘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战争挖掘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现代战争里是以轰炸城市和重要设施为主还是以大量杀死敌人为主?
回答这类问题以前先弄清楚,什么是战争?什么是军队?
Warfre/〔战争〕,是敌我双方为了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一定规模的武装斗争、是一种集团、组织、民族、派别、国家、***之间的相互使用暴力、攻击、杀戮行为,战争是极端行为、必然结果是造成城市、乡村建筑物破坏和毁灭以及人员伤亡……
Armed.Force/〔军队〕,是被授权使用致命武力和武器装备来维护自己国家、国民利益的武装力量……
中、西两大著名的关于战争的经典之作,从不同层面解释战争的意义。
知道什么是战争、什么是军队,那么就清楚了战争作用和结果!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战中是攻击敌人的城池?还是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派那些军兵种参战?
那是战略战术和战役的具体作战方案、***、目的!
无论作战强度大小、炮火连天、枪弹横飞造成破坏和伤亡、甚至于伤及无辜都在所难免,战争不是“玩游戏”……
这是战争的真实画面、不是演戏。
(战争受害者无辜又无助的孩子们)
(这一张照片展示了战争前后同一条街区真实对比)
战争的必然结果,满目疮痍、残垣断壁、一片废墟。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几千年来一直在讨论的永远没有结果的话题……
战争的目的就是:破坏!杀戮!
战争胜负这个问题就有一个判定标准,就是目的有没有达到。而你如何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这是个问题。从古到今,战争胜负的判定都没什么分别,关键的转变就在于,如何达到这个目的。
既然这个问题已经限定在现代战争了,那么就从现代战争的角度去看。变化最大的,就是这个战争机器,上千年的发展,人类这个战争机器已经变得非常强大了,所有的战略战术,都围绕着战争机器来进行的。
很多人都距离海湾战争,其实海湾战争还不够明显,我们看一个更直接的,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联军对伊拉克轰炸持续42天,最后地面出兵100小时,解决战斗,那场战争属于,让人们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是现代战争。而到了科索沃战争,美国则把这个现代战争玩得炉火纯青。
我们先从后往前看,科索沃战争,美军停火的时候,南联盟军队开始撤出,撤出的时候,南联盟的坦克装甲车干干净净的,军队军容整齐,压根就没个战败的样子,就是这么一个状态,南联盟居然投降了。南联盟的隐蔽工作做的非常好,军队损失不大,联军最开始针对南联盟军队进行打击,结果打不疼。进而,联军开始打击南联盟的民用设施,结果南联盟投降了。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打仗,并不是单纯打击军队,并不是单纯针对人进行打击,配套的硬件设施,是支撑一个国家打仗的必要因素。现代战争,以美国这种专门玩轰炸的为例。战争开始,就是直接轰炸,而不是冒冒失失派几十万地面部队进去打地面战。
既然是轰炸,也得分阶段进行。美国轰炸南联盟的时候,第一阶段就是打击军事目标,这点是至关重要的,军事目标、核设施这类,比如,军事基地、导弹基地、雷达站、指挥中心等。这些,都是一个国家的牙齿,打击掉是必须的,这是一个国家的战争机器。
而第二阶段,针对民用设施开始打击,比如公路、桥梁、铁路,这些东西轰炸掉,孤立其所有城市,到时候你物资供给都没办法进行。轰炸水库、发电厂,给你断水断电。轰炸电视台、广播站、信号塔,让你无法通讯,制造恐慌。
这一套打下来,国家基本瘫痪了。国家瘫痪了,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反击了,战争也就结束了,南联盟不就这么投降的么。
轰炸,并不是盲目轰炸,而是有针对性的进行轰炸,就是打击有用的,而不是打击那些毫无意义的目标,比如,那边有个崭新的大楼,一百来层,里面没有导弹没有指挥官,你炸了他有啥意义呢?如果单纯为了轰炸而轰炸,这和街头混混也没什么区别。再举个例子,911***,本拉登为何要打击世贸双塔?这绝对不是单单想炸两栋大楼,杀死几个美国人。而是,这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中心,里面都是精英,打击的是美国的经济,而非为了杀死几个人、撞个大楼造成损失这么简单。
双方交战期间,要做的,是消灭敌方有生力量,现在这个有生力量不是说还有多少生力军了,而是有多少导弹等大杀器,摧毁敌方的战争机器。打击毫无意义的目标,对战争起不到什么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城市而言,密集轰炸之下,怎么着也得有点大楼什么的被炸了。
战争是政治的延伸,古今并没有本质的变化,确保战场上的胜利是战争进行时唯一的目的,我们不应该将战争生硬的划分为破坏还是杀戮这样的A\B选择题。
说直白点,任何国家的战争都是以打赢为唯一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人们可以不择手段,***?拆城?只要是对敌行之有效的方针,任何指挥官都会双管齐下去行动,力求获得最终的胜利。
当然,既然挂了“现代战争”这个背景,那么与过去还是有点不同的,比如无处不在的媒体、国际法、武器条约禁令等等,然而这都不是核心,它们只是限制了部分手段,却没有限制你将不受限的战争手段一股脑使出来。
古人喜欢通过棋盘来表述战争,我们其实也可以从象棋的棋盘上看待战争的手段问题。在棋逢对手的前提下,棋盘上的优势都是多重博弈的结果,任何细节、走向以及战略布局都不能松懈;大势上你得不停往前推进,破坏对方的局面,战术上亦须不停搏杀,干掉对方的有生力量;战略战术相辅相成,如此胜利的天平才会倾斜,而***取任何一种单一的做法结果都是必败。
所以这个结果是很明晰的,轰炸敌方的重要建筑,与大量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这二者并不矛盾啊?而且它们也没有主次之分,这二者都是战争必须同时进行的手段。
当然,我也注意到题主专门留下的注释,为防止有些同学看不到,干脆贴出来:
我看了这段话后,最大的感觉是题主操心过多了,而且本末倒置。诚如前面所说,战争的唯一目的是打赢,你赢都没赢,就开始思索人家战后如何重建甚至促进发展了?这恐怕已经不是咸吃豆腐淡操心了,而是在***办干久了,满脑子都是强拆致人幸福的逻辑。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战争行为的表现形式和侧重点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在农业时代,一个国家人口数量和土地城池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军事潜力,只要有壮丁有粮食就可以打仗,所以交战双方的主要目的是攻城略地、消耗对方的青壮年人口。于是出现了诸如长平之战秦军坑杀数十万投降赵军,蒙古军东征西讨无数城市变成无人的废墟,清军五次入关掳掠明朝上百万人口牲畜等等一系列恐怖残忍的暴行。
进入工业时代,战略***和工业化能力替代了单纯的人口多寡、国土大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首要条件,夺取更多的战争***,摧毁对手的工业产能,才是致胜的关键。比如二战时期日本偷袭珍珠港占领南洋的石油产区,以及盟军对德国日本本土经济区和工业区的无差别战略轰炸,都是最典型的案例。到了信息化时代的现代战争,由于核武器的出现,人类再也不敢不择手段地以命相搏,更多的是点到为止的局部战争或者代理人战争。
因此现代战争更加注重通过政治影响、心理影响来压倒对手,核心要素就是体系对抗,谁能够更加高效地瘫痪对方的作战体系,战争胜负的天平就会倒向谁。一方面更多地依靠精确制导武器来打击对方的核心体系节点目标或者实施针对重要人物的斩S行动,另一方面也要尽量减少造成对平民的附加伤害,避免出现不利于己方的负面政治影响,无差别地对城市或者居民区进行狂轰滥炸,以大量杀伤敌方人员为目的不再是首选的作战方式。
而且人类社会发展程度越高,对于城市配套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也就越高,打击城市的重要设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威慑效果,甚至比起直接消灭敌方有生力量,更加能够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比如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一开始北约军队对南联盟的各种军事目标发动了猛烈轰炸,虽然场面上优势巨大,但是南联盟军队***用分散隐蔽的战术,不仅保存了一定的实力,还击落了美军一架F117隐身战机,并没有丝毫服软的迹象。
北约随即改变作战策略,将主要轰炸目标改为针对医疗机构、供水系统、电网系统等民用设施,使得南联盟平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结果南联盟方面很快就不得不接受了屈辱的停战条件。想想也可以理解,对于现代人而言,夏天家里长期断水断电断气断网,这个日子该怎么过?能够坚持不投降的恐怕比例不会很高。我们国家在进行军事斗争准备的时候,也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有备无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刻雨无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战争挖掘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战争挖掘机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