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平地机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平地机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人防岗位一般分为哪些岗位?
人防中的人员划分分为三类人:
1、专业队员;
2、一等人员(局级和局级以上);
3、二等人员; 二等人员通俗的讲也就是普通老百姓了。 不同等级的人员在设计时,净面积标准是不一样的:
1、一等人员掩蔽所1.3m2/人,房间净高≥2.4m,梁底≥2.0m;
2、二等人员掩蔽所1.0m2/人,房间净高≥2.4m,梁底≥2.0m;
3、专业队员掩蔽所3.0m2/人,房间净高≥2.4m,梁底≥2.0m; 另外,专业装备掩蔽部小型车辆25-45m2/台,中型车辆50-80m2/台,梁底管道底净高为车高+0.20.
人防岗位一般分为人行出入口岗、车辆出入口岗、非机动车岗、车场巡逻岗、安全巡逻岗、固定岗、消控岗。
人防建筑的分类
1)坑道式:建造于山地或丘陵地的,其大部分主体地面与出入口基本呈水平的暗挖人防建筑。
2)地道式:建造于平地的,其大部分主体地面明显低于出入口的暗挖式人防建筑。
3)掘开式:***用明挖法施工建造的,其上方没有永久性地面建筑的人防建筑,也称单建掘开式。
4)附建式:具有战时防空功能的地下室。即***用明挖法施工建造的 ,而且在其上方建有永久性地面建筑物的人防建筑。
按战时使用功能划分
1)指挥通信类:此类建筑系指各级人防指挥所。人防指挥所是保障人防指挥机关战时能够不间断工作的人防工程。
一灯***是怎么死的?大理被灭时,他有没有回去救援?
武侠小说,侠客的作用远远不能跟军队抗衡!如果侠客能抗衡军队,那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侠客了!武侠***也不是历史,研究一篇虚构的武侠***的前因后果有意义吗?纯粹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中国古代第一陪都在哪里?
根据《史记》记载,我国最早的陪都出现在炎黄时期,就有炎帝都陈,而别营曲阜;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别置逐鹿;大禹都阳城,而别都安邑;启居阳翟,亦重视安邑;商朝前期有三亳,后期有殷和成汤。
因此陪都的发展历史是:最早出现炎黄时期,夏朝继承,商朝发展,西周趋于完善,后世遵从之。
陪都是指首都以外另设的第二都城(副都),也是***性都城(辅都)。都城的设置补充首都部分功能的缺失,形成互相协调,各有侧重的格局。陪都划分十大类型为两京制、多京制、平衡型、军镇型、留都型、圣都型、守望型、 霸府型、市集型、未就型。
陪都是中国政治制度上的重大创举,成为影响中国和东亚几千年的都城制度,朝鲜、日本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有类似的制度。在世界其他文化圈内也有设置多个首都的情况。
西周,西汉就不用说了,洛阳是稳稳的陪都,没啥争议!最大的争议是隋唐两朝,首先唐朝没有两个首都。唐朝是一个首都四个陪都。分别为西都凤翔、北都太原、 南都成都、 东都洛阳。作为军事安全、文化、经济一个区域带动的中心点。作为皇帝战时避难或寻幸的场所。这点我们从隋、唐时期皇帝寻幸洛阳的种种记载可以看出。作为关键时刻舍车保帅的备胎之用。例如:安史之乱时期,唐王朝向回纥借兵。由于当时国力已衰,说借兵不如说是买兵,由于唐王朝手中没钱只能许诺回纥攻下长安之后,可以入城劫掠,作为补偿。当回纥拿下长安之后唐王朝立即反悔,只是允许回纥人拿下洛阳之后可以入城劫掠,舍车保帅。
还有就是一个历史原因。隋代时期,都城就设立在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一方面呢,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西安地理优势明显,易守难攻,是战略要地。隋唐时期主要威胁为外敌骚扰,只要控制住长安地区,就能抵挡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入侵。唐朝的江山是从隋朝手中得来,而隋朝灭亡很大原因,是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打算将全国经济政治中心转移,但这事情弄巧成拙了,做的过于急功近利,他过快地抛弃了关陇军阀集团,最终导致隋朝的灭亡。
长安一直是首都京师。为文化军事政治中心。只是在武则天篡夺***社稷,建立武周***后,在洛阳大修武家宗庙,建都洛阳,号“神都”,立国15年,无果而终,死后归葬乾陵。唐和武周,是两个不同的***实体,现在有人说什么“***神都”?那就是胡扯蛋。武周***灭亡后,洛阳又恢复陪都地位,但功能下降,东都洛阳成为安置级别高而离开政治中心的官员的流放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平地机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平地机关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