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聊城平地机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聊城平地机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茌平123作文?
  2. 一脚踏两县,一街跨两省,山东河南交界的范县飞地是如何形成的?

茌平123作文

茌平的名胜古迹

茌平县历史悠久,夏商时代属兖州,周属齐地,秦行郡县制,置茌平县,属东郡治茌平。因县境在茌山之平地,故名茌平。公元9年(新始建国元年),改茌平县为功崇县。公元25年(东汉建武元年),复称茌平县,属兖州部济北国。北齐并入聊城县。隋初,复置县,属贝州清河郡。隋末并入聊城县。公元621年(唐武德4年)析聊城复置茌平县,属河北道博州。公元627年(贞观元年)并入聊城县。公元1130年(金天会8年)复茌平县治今城,属山东西路博州。元时属东昌路,明清属东昌府。1914年,改属东临道。1928年,属山东省。

聊城平地机械,聊城平地机械厂怎么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茌平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置茌平县,属东郡。自建县以来,随着黄河故道的变迁,县城屡次迁徙。据史书记载,秦汉时期,县城在今韩集乡高垣墙村;晋末南北朝时期,县城在今乐平铺镇土城村;隋唐初期,县城在今杜郎口镇杜郎口村;唐宋时期,将茌平县并入聊城县。金朝天会年间,齐王刘豫复置茌平县,建县城于今城。博平汉置县,县城在博陵邑,即今肖庄乡王菜瓜村西的博平旧城。宋仁宗景佑年迁县城于宽河镇,即今博平镇。在隋唐和宋朝,博平屡次与灵县、聊城、清平县分合。元明清至建国初为县。1956年,博平县并入茌平县至今。

茌平县因县境在“茌山之平陆”而得名,是战国时期高士鲁仲连、唐初名相马周、宋代医学家成无己、清代画家董立元等历史名人的诞生地。境内有著名的尚庄大汶口文化遗址、教场铺龙山文化遗址、孔子回辕处、鲁仲连祠等名胜古迹,展示了古老璀璨的文明史。茌平是鲁西枣乡,茌平的园铃大枣具有2000年的栽培历史,曾被历代选为向帝王进献的贡品,以“百果之冠茌博枣”而著称。

教场铺龙山城古名“茌山”或“金牛山”。

聊城平地机械,聊城平地机械厂怎么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脚踏两县,一街跨两省,山东河南交界的范县飞地是如何形成的?

地理答啦:这要从范县的历史说起。

范县历史悠久,自汉高祖年间(公元前206年)置县。因为地理原因,范县县城从古至今有过四个县址。置县之初是在今范县张庄乡旧城村;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因黄河泛滥,范县县城被迫迁往今山东莘县东南部的古城镇;后来,再由古城镇迁往今位于樱桃园的范县老城。历史上,范县一直属于山东聊城。1963年,金堤河流域连降暴雨,雨水从上游的河南省汹涌而来,下游的山东范县、寿张两县水深近两米、农田被淹,受灾严重。为阻止洪水下泻,范县在省界筑坝拦阻,使得金堤河行洪受阻。为此,山东、河南两省因水而***不断。

1964年2月,***院以“特急国水[1964]86号文”决定,***取区划调剂的方法处理两省之间的水事***,将河南省东明县划归山东省,撤销山东省寿张县,将寿张金堤以南五个区并入范县,范县金堤以北五个区划归莘县,寿、范两县的金堤河南部归并成范县,划归河南省。为便于防汛,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将范县县城留在山东,县城附近的金村、张扶村划归范县,而范县城关(樱桃园)区仍归山东。区划使金堤河水顺利流入黄河,使豫、鲁两省矛盾缓解。从此,河南范县县城在山东莘县樱桃园镇的“包围”下成为一块独特的“飞地”。范县县城搁置在距县界5公里外的山东莘县境内,也阻碍了县城的发展

聊城平地机械,聊城平地机械厂怎么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么又有读者要问了:为什么山东河南两省要以金堤河为界呢?范县县城为什么必须留在金堤河以北呢?这是因为黄河以北、金堤河以南、向东至金堤河与黄河交汇的三角形区域,是规划的蓄洪区,一旦黄河汛情突破警戒水位,为防止黄河决堤,万不得已时就要主动将洪水引入这片区域,那时金堤河以南平地水位将高达两米,整个范县都有可能沉入水底,所以才将县城留在金堤河以北,包括后来的台前县县城也是在金堤河以北。

当然了,现在黄河防洪等级达到了千年一遇,金堤河以南被洪水淹没的几率大幅减小,所以范县和台前县都开始在金堤河以南建设新县城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聊城平地机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聊城平地机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