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莱州平地机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莱州平地机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山东东营市离哪个城市近?
距离东营最近的城市是滨州市,东营西城距离滨州市区仅仅50公里,另外距东营较近的城市还有淄博、潍坊都不到100公里,就是距离省城济南也不太远,200公里左右,距离首都北京也只有400公里。以上说的是地级以上城市,如果算上县级市,周边还有青州市、寿光市、莱州市等。
东营市是山东省地级市,离滨州市,淄博市,青州市最近了。成立于1983年10月,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东经118º5´,北纬38º15´。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黄河在东营市境流入渤海。东营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6°55′~38°10′,东经118°07′~119°10′。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纵距12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74公里,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
关于赏玩奇石,您觉得哪些知识是必须要知道的?
我觉得捡石、赏石、玩石,必须具备如下知识:一是地质方面的,对收玩的奇石的名称、石质、成份、分布范围、稀有程度和成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知。不至于在收捡、收藏和买卖的过程中,失之交臂,造成遗憾!二是具有相应的文化底蕴,使捡石、藏石、赏石过程更加充满乐趣,并赋予奇石更多的生命力和活力。三是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想象力,使收捡和赏玩的奇石,名符其实,并赋予其更新的艺术细胞和元素,体现奇石真正的内涵和价值!
赏玩奇石,必须具有以下知识要素和能力:
1.具有地质学基本常识,通过石皮看透质地的能力。眼睛看颗粒细度,打灯看肉质结构,触摸感觉滑润度,掂量估算出石头密度,从端口(窗口)判断石质的硬度。
2.不断积累广博的历史文化底蕴,比如神话故事,经典名篇,历史名段,民族民俗文化等等,让你的石头具有文化内涵,承载人物故事,这样,你的石头才会有故事,才会“活”起来,才会有灵魂。
3.学习培养审美知识和审美情趣。
发现奇石之奇,也就是阅读出石头的审美点,亮点。进而诠释出奇石为什么奇,就是让人赏石产生愉悦感的基础。其实,善于发现自然之美的人,才会更多地发现生活中的美,让人更加热爱生活。
4.学习网络新知识掌握一定的网络推介能力。
一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通过学习网络平台基本功能,掌握一定交流能力,是自己提高对奇石的认知水平的重要途径。
奇石种类繁多,你可以先从易接触到的种类或者从传统的四大奇石(灵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开始研究。首先,研究该奇石的特点,比如:灵璧石型有“皱、瘦、漏、透”特点(如下插图),色以黑、灰、褐黄为主,敲击有像玉相击打的声音,且余音长。接着,要了解该奇石的保养,比如:刷净、上腊(地板腊可用)等。最后,还要了解该奇石历史文化,比如:灵璧石出于安徽灵璧县,形成有8亿多年,是明朝的贡品等。这些主要是实操,通过日积月累,你赏玩的奇石种类会越来越多,并且感受其中的乐趣。
风雅不读書,终为一身俗骨;品鉴奇石当然也是如此…综合文化知识储备…无论是形、质、色、纹…的辩识,亦或种、水、色、净…的认知,或最高层次的精、气、神(韵)…皆应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国学或现代主流学说的综合学養…才能够逐步入门登堂…[祈祷][祈祷][祈祷]
对于中国古代皇帝的“赏金万两”,真的是万两黄金吗?对此你怎么看?
肯定不是啊,赐金,实际上是铜。更大的意义就跟现在小学生发奖状一样,属于勉励。
古代的税收都是以白银为基本单位的,像清朝中期,一年的税收也就1000万两白银。如果赐真金,就相当于几十万两白银。这样可不行,折腾不起啊
很多人都会想,随便一赏就是“黄金万两”,皇帝哪有这么多钱?所以,这其中必有蹊跷!
快年底了,单位领导大手一挥:某某同学表现好,奖金五千!——肯定没人相信,他会拉着五千黄金回家。
所以,要分历史时期的。
春秋时代,最流行的是青铜。所以那个时候,“金”指的就是青铜。
到了战国时期,黄金就开始嘚瑟了,一直到东汉以前,说“赏金万两”就真的是明晃晃的黄金。
不过呢,那时候的黄金并不是做成元宝形的,也不是电视里演的规规整整的方块。而是马蹄形,或者是金饼。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秦汉时期的一斤,可没有我们想象的重。秦朝的一斤,只有252.8克,汉代的一斤有248克。一两的话,也就是15.5克左右。
当时造一块马蹄金或者金饼,大概也就是250克,相当于那时候的一斤。
所以,赏金万两,并没有那么多,更何况那时候的黄金购买力也没有现在这么高。
举凡看古装宫廷剧,常看到这般情景,帝王高坐龙椅之上,下面跪着有功之臣,这时间便听得帝王金口玉言道:“来啊,赐爱卿黄金万两,绸缎百匹......”
许多人听罢之后,心头一震,果然有钱莫过帝王家,皇帝随便一张口,就是万两黄金啊,这可是几辈子花不完的钱啊,平地一声雷陡然而富,典型的古代版《西虹市首富》啊。哇塞,古代大臣赚钱好容易,我也要穿越古代当大臣!
(这张配图怎么样?典型的见钱眼都睁不开▲)
停,打住,还是好好干送外卖这份有前途的工作吧,穿越这事儿真的不适合你。再者皇帝说的不一定是真的,你以为天子就不会忽悠人吗?
首先你要知道,皇帝口中的说的“万两黄金”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在我国古代事情,很多时候将黄灿灿的金属统称为“金”。比如在春秋战国之时,铜、锡这两样金属就常常被称为金。在当时,真正的黄金可是极度稀有昂贵的物品,皇帝都不见得有万两黄金,更别提疯狂到将这天下少有的奢侈品赏给大臣了。赏点铜、锡给你就是很大的恩惠,还要啥自行车啊。
(黄金十八罗汉,怎么样,拽不拽?▲)
直到汉朝,黄金的数量才逐渐增多,但实质也没多很多,依旧是极其少有的贵重金属,这个时候,“金”才变成黄金的代称。虽然数量有所增加,但是冶炼技术没提高多少,杂质很多,因此纯度不高。
随着朝代的更替,科技的进步,冶金术越来越娴熟,纯度高的黄金被源源不断冶炼出来,但要做到纯度百分百,依旧做不到。因为黄金珍贵,从东晋开始还成为一种奢侈的“食物”,有钱人会食用金箔,认为将珍贵的黄金吃进肚子中可以使得自己也变得更加尊贵,许多夫人小姐食金箔上瘾,认为可以美容和生出尊贵的孩子。很多人也因此而送命,要知道纯度不高的金子里面含有大量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吃多了不死等什么。正是因为吃金箔吃死过人,很多有钱人会选择“吞金***”。《红楼梦》中的尤二姐就是吞金死的,相传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并非自缢而死,而是吞金而死,另外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也是这种死法。唉,有钱人真会玩,放着明晃晃的金子不戴在身上,而是吞进肚子,真浪费!
(黄灿灿的金子啊,眼馋不?▲)
到了元朝时期,因为蒙古人将西方人的黄金掠夺过来,因此金子不再变得十分奢侈,但是依旧珍贵。元朝皇帝很大方,经常赏赐战利品和黄金给大臣,但历史上有记载的也不过在忽必烈汗时期一次性赏赐出一千两金子,这已经是个天文数字,想要赏万金给大臣,就算皇帝有心也无力,再者他也舍不得。
而后的古代文献记载中,大多是赏赐百金。但具体赏的是不是金子,还不好说,清朝时期,经常用银子代替金子赏赐大臣,比如口头上说赏赐百斤,但最终得到的却是一千两银子。另外皇帝赏赐的财物是不可以毁坏或变卖的,要供奉起来,让皇帝的恩赐流传后世。你敢把皇帝给你的钱花出去,这是什么意思,看不起皇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莱州平地机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莱州平地机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