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挖掘机人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挖掘机人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国在修铁路或者地铁、挖隧道时,挖出过什么奇怪的东西?
  2. 《水浒传》中,有鲁智深倒拨垂杨柳的情节,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事可能发生吗?

中国在修铁路或者地铁、挖隧道时,挖出过什么奇怪的东西?

关于你提的这个问题,就我所知道的情况给你说一说。

2003年11月,泉州市的大坪山隧道开挖建设。2009年10月5日,挖掘机工人在施工时,挖到了一座石墓。该古墓由条石和一些红色的古砖砌成。后经过泉州市考古、文史界人士共同对残缺的墓志铭进行研究后认为,这是一座明代万历年间的夫妻合葬墓,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墓主姓李,身份是“乡饮宾”、“冠带”,在当时算是一名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大”人物了。不过,该墓穴内没有任何陪葬品。

挖掘机人像,挖掘机拍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07年夏,在吐鲁番至库尔勒铁路二线天山1号隧道施工时发现了一处千年古墓,据文史专家考证,古墓距今约有2500年至3000年历史,属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

该古墓位于和硕县与托克逊县交界处的乌斯通沟一带,共有五座墓葬,一处同时代人类居住遗址和四十多件文物。据专家介绍,几个保存完整的陶器至少是国家二级或***文物。

2013年10月22日,在四川泸州的一施工现场挖出一座古墓 。据专家考证,该古墓有千年历史,在墓穴里挖出大型石雕近20块,其中较为完整的石雕--人像7块,花鸟2块。

挖掘机人像,挖掘机拍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所知道的就这么多。有知道的朋友可以补充。

别说,还真有,那就是修地铁挖出了失传千年的医学宝典!

怎么回事呢?我们来一睹国宝档案。

挖掘机人像,挖掘机拍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信扁鹊大家都不陌生,中国古代大名鼎鼎的神医,其形象一直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汉代石画像上,但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形象竟然被雕刻成了半人半鸟的形象。

而他的对面,则是一位患者,扁鹊正高举银针,为其针灸治疗。

半人半鸟?!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扁鹊最初的形象是出现在上古皇帝时期的神话中,后来的形象是人们望文生义,根据其名中的鹊字想象出来的。

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他创建的古代中医学理论,这才是中国历史上莫大的瑰宝。

其实,关于扁鹊的医学成就,早在《汉书·艺文志》中就有明确记载,言其曾有两部作品,分别为《扁鹊外经》和《扁鹊内经》。

不过可惜的是,这两本著作早在历史的洪流中失传。而千百年来人们只能通过言传身教,将扁鹊的医学理论一代代传递下来,可却苦于找不到书面依据。

水浒传》中,有鲁智深倒拨垂杨柳的情节,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事可能发生吗?

我认为根本就不会发生,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人站在地上去拔一颗树,如果是小树苗拔起来,很容易,如果是大树根本就不可能拔起来,大树根深蒂固人站在树下,神体站在了四通八达的树根上了,就等于说人站在一个盘子里,他再怎么有劲也不能自已把自己提起来,就好比站在凳子上咬自己的鼻子一样,站的再高,也咬不着,鲁智深再有劲也不能自已把自己提起来,何况还有大树,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根本就不成立,不知道施耐庵是怎么想的,其实跟力气大小没关系。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它主要是描写北宋时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过程。***塑造了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其中鲁智深是人民群众最喜的水浒英雄之一。

鲁智深,绰号***,原本是一名下级军官。为人豪爽刚直,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粗中有细。他仇恨黑暗势力,反抗到底,不屈不挠。

至于鲁智深倒拨垂柳,在《水浒传》第七回有如下描术:

……吃到半酣时,只听得门外老鸦叫。那种地道人笑到:”墙角边绿柳树上新添了一个老鸦巢。“众人道:”把梯子去上面拆了那巢便是了。”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省得耳根清净。“智深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柳树带根拔起……

真的这个老鲁有如此励害吗,答案是肯定的,绝对不可能。那为什以又会有这以一个情节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夸张。

夸张是在文艺创作中为了加强艺术效果,“更鲜明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突出对象某些特点的方法。如对正面人物的美化,对反面人物的丑化。尤其在历天***中对武艺高强的人多彩用夸大力量的例子,如《隋唐演义》中有英雄李元霸手拿铜锤八百八。《三国演义》中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有八十多斤等,这些都是作者为了突出英雄人物形家惯用的一种夸张手法,也不会有哪个读者去挑剔是否真有可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挖掘机人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挖掘机人像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