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什么坦克比推土机还厉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什么坦克比推土机还厉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硫磺岛***讲解?
登陆战的前三天,即从2月16日凌晨开始,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调集了6艘战列舰、5艘巡洋舰和10多艘驱逐舰,对该岛实行连续三天三夜的猛烈炮击,也就是人停炮不停那种打法。
倾泻的炮弹,铺天盖地,让一个仅有22平方公里的硫磺岛,笼罩在了一片火海之中。
19日上午9时,美军派出3万多人的登陆部队,以1个整师的兵力向南端的折钵山推进,另1个师向南部机场推进。
次日,即20日凌晨,美军以重大的伤亡夺取了机场,然而向折钵山推进的部队却寸步难行。凶顽的栗林中将寸土不让,指挥深入天然岩洞里的日军疯狂反攻,机枪、迫击炮、反坦克炮吐着火舌,构成了一道密集的火力网。
美国登陆部队一排排地倒下去,部队在血泊和死亡中受挫。
看来,美军指挥部过低估计了对手。
让日军自掘坟墓,不战自败
有的重达几十吨的坦克会参加阅兵,那这些坦克是如何做到不毁坏公路的?
坦克在阅兵时对公路是有很大破坏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主要***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减轻自重,也就是说让坦克轻下来。我们一般说的坦克战斗全重多少吨多少吨,那是包括所有的燃油、***、人员之类的各种物资。在阅兵的时候坦克燃油并不需要装太多,只需要从转运出发点开始走完全程,再回到转运出发点就可以了。另外这个时候的坦克是不带***的,也可以减少不少重量。
第二种方式大家都知道,是***用挂胶履带,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履带碾压对水泥路面的破坏。有的坦克在列装的时候并没有有挂胶块的安装口,这个时候就需要将整条履带换成专用的挂胶履带。
但是,就算使用挂胶履带,坦克原地转向的时候对地面的摩擦破坏仍然很大。而且由于阅兵基本都在首都城市,城市道路相对比较拥挤,在坦克转运的时候,坦克从平板车下来,开上路面,往往需要原地转向以对其道路。这个时候,需要在坦克转向的区域铺上钢板,让坦克在钢板上完成转向,免得履带在原地转向时拉伤地面。
坦克的特征就是有两根宽大的履带,另外车体上还有一个炮塔,目前的主战坦克的重量都在50吨以上,所以被称为钢铁巨兽。
这个问题其实跟物理学上的压强有关系,虽然说一辆主战坦克的重量在50吨以上,但是在两根宽大的履带之下的压强却不大,这也是为什么坦克可以在泥泞的道路上行驶的一个原因。
坦克的履带就等于一块块道板,等于坦克开到到哪里,道板就铺到哪里。除了坦克本身的压强不大之外,对于参加阅兵的坦克履带还有一个特殊的装置,这就是履带挂胶,这是为了解决履带在公路状况下运行而安装的保护装置,通过挂胶可以避免坦克的我金属履带和路面接触,这样就不会破坏道路了。
实际上坦克在公路上行驶时如果没有使用挂胶,对道面对的损失是比较严重的,因为履带是不规则的,凸起部位的压强很大,行驶过后就会在公路上留下痕迹。而使用履带挂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虎式坦克更适合东线作战还是西线作战?
铁定是西线啊,法国接近四分之三面积是平原,只有东方靠近德国边境,以及南方角落里属于山地,而且一直是欧洲发达地区,交通道路条件优良,英法美联军士兵打起来又肉头,巴顿这水平的就敢称铁血硬汉,放东线去这样的硬汉都是用推土机朝坑里推。
最关键法国南北夹击的海洋性气候,比东线温暖太多了!在西线,虎式坦克要是算吃大肥肉的话,在东线就是在啃冻的硬梆梆的石头。东线说起来也是辽阔的平原为主,但大陆性高寒气候,小半年的大雪天,虎式坦克照样给你埋了,春秋天的泥泞季节,虎式那700马力的发动机,咆哮的都是绝望,交通什么的只能说能走的地方就算路,打发了性的毛子再喝上五十克酒精,半瓶防冻剂,比野兽还要野兽。德国装甲部队的名气,是优秀指挥官发明的先进集群战术,以及精锐基层士兵的主观能动性打出来的,坦克本身,德国坦克没想象中那么先进,一开始打进法国,就发现自己的坦克干不过法国坦克,是靠战术先进啃下来的,所以才催发了虎式的诞生,前后生产了一千三百五十万辆虎式,加上后来不到五百辆虎王,要对付东西两线。
但是东线,缓过气来的苏联,T-34一共就喷发出五万辆,这种量产的中型坦克,也不是大家想的那么无能,85型就有过摧毁虎王的记录,是除虎式虎王以外领先所有德国坦克的存在,然后重型的-2出来,虎式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虎式坦克更加适合西线作战,在西线虎式可以完全发挥出其重炮坚甲的作战威力,但在东线的苏德战场上虎式却真的是“虎落平原”。
之所以说虎式坦克不适合在东线作战,下面先从几点进行说明。
战场灵活性方面,虎式不敌T34,但远距离攻击和装甲防护力高于T34,数量上虎式坦克在苏德战场的投入远远低于T34,用数量和机动换取致胜也是苏联为国战争的无奈。
虎式坦克是二战时期最重的一款坦克,56吨的自重配上700马力12缸发动机,真是有点“小马拉大车”,这也就直接决定了虎式坦克的战场机动性和灵活性方面不敌苏联大量装备的T34。
虽然虎式的装甲厚度平均在105毫米左右,正面装甲厚度更是达到了135—150毫米厚,真可谓是“皮坚肉厚”,防御能力在二战的诸多坦克中首屈一指。
但是我们还得回到虎式“小马拉大车”这个先天不足上来,尽管防御力强大再加上88毫米的坦克炮的确是任何战场装甲目标的噩梦,但是看过《狂怒》这部电影的人都会有印象,四辆谢尔曼击毁一辆虎式的剧情。
虎式更加侧重的是远距离的攻击,88毫米坦克炮加上为其量身打造的卡尔·蔡司TFZ 9b 瞄准器,1200米距离上可以连续射中一个16寸的目标上,精准度也是高的惊人。
但是T34正面***用斜面装甲,无形之中增加了防御厚度,虽然在远距离上虎式吊打T34,但数量上的优势导致一旦到了500米内的距离上之后,T34可以依靠数量和灵活性从侧面击穿虎式装甲侧后装甲。
虎式来到了同样重视坦克制造发展的苏联,为国战争期间T34及改进型共生产50000多辆,单这一个型号就远远高于德军进攻部队的所以坦克数量。数量上和机动性能上的差距,是虎式不该来东线的第一个原因。
爆发于1941年6月的苏德战争,很快进入到了苏联10月开始的寒冬,气候原因是虎式不适合东线作战的第二个原因。
从10月份开始苏联就进入了严寒,零下数十度的低温让使用汽油发动机的虎式坦克彻底的绝望了,汽油冻结,油管冻烂,虎式成了无法动弹的“死虎”,T34使用柴油发动机,这是苏联人根据实际设计的,这场卫国战争寒冷的冬季成为了德军进入失败迷雾的开端。
苏联更加侧重于重型火炮,尤其是反坦克炮的研制更是重点,苏联陆军57mmZIS-2M1941年型反坦克炮就是代表装备,而且在较短时间内的大量装备,加上大威力穿甲弹更是德军装甲目标的噩梦。这是虎式不该来东线的第三个原因。
第四个原因就是苏联复杂的地理环境,加上大量人工挖设的反坦克壕沟,令德军装甲集群无法展开有效的进攻,尤其是重型坦克虎式,但这些重型坦克的无奈,却成为了像T34那样轻型坦克的天下。
历史终归是历史,不会重现,但德军虎式坦克在西线战场上应该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但***错误的估计了苏联人民的保家卫国的实力,更严重轻视了苏军的武器装备和苏联的气候情况,失败随之而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什么坦克比推土机还厉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什么坦克比推土机还厉害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